港股每日投資策略
恒指週四跌120點
恆指全日收16,961點,跌120點或0.7%。恆生科技指數報3,603點,跌52點或1.4%。國指跌25點或0.4%,報5,906點。大市成交額1,131.30億元。
通脹數據公佈後,道指結束了連續三天的上漲
道指週四收低,結束了連續三天的上漲勢頭,因數據顯示通脹高於預期,有跡象顯示消費者正在縮減支出,打壓了投資者氣氛。道瓊斯指數下跌137.66點,收在38905.66點,跌幅0.3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0.3%,至16,128.53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9%,收在5,150.48點。安德瑪(Under Armour)股價下跌10%,投資者對這家運動服飾零售商更換執行長後的策略表示擔憂。電動車製造商菲斯克(Fisker)股價下跌51%,《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該公司為可能的破產申請聘請了顧問。羅賓漢(Robinhood)公佈2月託管資產強勁增長後,該公司股價飆升5%,而Dollar General股價飆升5.6%,這家折扣零售商預計2024年銷售額樂觀,預計對價格敏感的購物者會有穩定的需求。美國鋼鐵公司股價下跌超過6%,美國總統拜登對美國鋼鐵公司被日本新日鐵收購表示擔憂。拜登表示,美國鋼鐵公司保持美國公司的身份至關重要。
IEA預計,歐佩克+減產將導致今年石油供應短缺
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今年全球石油市場將受到供應短缺的衝擊,而不是先前預測的供應過剩,因為歐佩克+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繼續減產。IEA也將今年全球需求增長預估上調至130萬桶/日,反映美國經濟前景轉強,以及繞過紅海的貨櫃船燃料需求增加。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達到創紀錄的1.032億桶/日。
PPI高於預期
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整體PPI按月增0.6%,按年升幅亦加快至1.6%,遠高於1.1%的預期。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2月核心PPI攀升0.3%,按年漲2%,均超預期。數據公布後,市場押注聯儲局7月才開始減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了約10個基點。
港股通周四淨流入26.02億元,其中,中石化(386)流入最多,達3.77億港元;其次是中國移動(941)。盈富基金(2800)則錄得最多淨流出,為7.74億港元;其次是美團(3690)。
温傑為證監會持牌人從事受規管活動,隸屬凱基亞洲集團〈有關牌照詳情,請閱以下連結:https://apps.sfc.hk/publicregWeb/indi/AJF244/details〉。其及/或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本網站所載資料由凱基證券亞洲有限公司(「凱基」)提供,僅供參考之用。有關資料乃根據或源自凱基相信為可靠的資料來源,惟對該些資料的準確性或可靠性凱基不作任何陳述或保證(明示或暗示)。而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或有關人士發表的意見並不構成及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或投資的要約或該要約的招徠或懇求。凱基及其高級人員、僱員、代理人及聯屬公司可能於本網頁中提及的證券或投資擁有利益,但對於你因使用或依賴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而(直接或間接)遭受的損失或後果概不負責。